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心血管内科始建于1998年,现为上海市重点学科、浦东新区临床医学新质专科(高峰高原学科),并获评国家级胸痛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心脏康复中心(筹建中)以及国家临床药物研究基地。科室以冠心病介入治疗为核心,打造“急性心肌梗死区域协同网络化救治”特色。开放床位70张(含CCU17张),年门诊量近25万人次,出院人次超4000人次,致力于实现急危重症的高效救治与心血管疾病的全周期管理。
科室拥有专业医护团队70人,其中医师22人,包括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8人;团队中博士3人、硕士1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核心成员在冠心病介入、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等领域经验丰富,形成了一支高学历、高职称的临床科研复合型团队。
- 许嘉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冠脉介入治疗手术和起搏器安装术,完成冠脉介入治疗术超过10000例,起搏器手术2000例
- 王海容: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专注于心脏急危重症救治和心力衰竭治疗
- 葛智儒: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血栓性疾病诊治以及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疾病的个体化治疗
此外,科室还有多名高级职称医师,包括主任医师陆纪德、赵军、副主任医师林捷、黄辉、徐茂春、王璐、徐振兴、齐元等,在心血管各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和技术专长。
科室配备DSA(血管造影机)、IVUS(血管内超声)、OCT(冠脉光学断层显像)、FFR(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仪)、冠状动脉旋磨、冠脉内球囊震波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射频仪(Carto系统)、电生理记录仪(Ensite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运动平板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多参数心功能检查仪、有创和无创呼吸机等先进医疗设备。
科室以急性心肌梗死精准救治为核心,打造区域性技术标杆:
- 绿色通道突破
- 首创“一键启动”机制,全年D2W(患者入院至导丝通过时间)缩短至40分钟左右,最快记录8分钟
- 通过5G与5家社区医院联动,实现“患者未到、导管室先激活”的智慧化救治网络
- 各类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
- 冠脉介入:年开展PCI手术近1500例,CHIP(复杂高风险冠心病)患者占比25%,联合应用IVUS、OCT、FFR优化策略,介入成功率98.6%
- 心律失常介入诊治:心房颤动、室早、室速、室上速等心律失常疾病的射频消融和药物治疗,开展心房颤动一站式手术(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
- 起搏器安置术: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脏传导系统疾病的起搏器治疗。常规开展单双腔起搏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TV-ICD、S-ICD、CRT-D)、生理性(希浦系统+左束支区域)起搏、无导线起搏等手术
- 心力衰竭诊疗:急、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在指南确定的药物治疗(GDMT)基础上个性化治疗决策和指导,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慢闭血管开通、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经皮瓣膜置换修复(TAVR)、心肌收缩力调节器(CCM)等
- 高血压诊疗:高血压常规诊疗及各种难治性、顽固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随访。开展肾上腺静脉采血(AVS)技术
- 心肌炎心肌病诊疗:急、慢性心肌炎,扩张型、肥厚性、限制型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开展室间隔化学消融术
- 肺栓塞肺动脉高压诊疗:血栓相关疾病的规范化诊疗,肺动脉高压的右心导管检查
- 高血脂诊疗:血脂异常的早期检出、治疗指导和监测,开展血浆置换
- 设备与技术创新
- 心肺功能评估及心脏康复:新引进心肺功能评估及心脏康复设备,包括最新瑞士Modulith SLC体外冲击波心血管治疗系统,是一种最新发展的缺血性心脏病治疗技术,具有无创、无痛、便捷、高效安全的优点,是一种真正意义的血管新生,增强心肌血流灌注,改善心绞痛症状,提高运动耐量
- 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RDN):RDN作为一种创新疗法,是近年来兴起的非药物治疗高血压全新技术。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肾脏交感神经过度活跃的问题,则会导致血压持续攀升,对心脏、肾脏以及血管带来伤害。RDN疗法通过消融肾脏交感传入和传出神经,可减弱肾脏和全身交感神经活性,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近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市级项目3项、区级项目6项,承担国家级GCP研究6项。 “急性心梗全程化管理救治体系”获浦东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急性心梗一键启动”模式获评上海市卫健委“创新医疗服务品牌”。发表多篇高质量SCI论文,与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深度合作推动医工交叉研究。
科室不仅注重技术创新,还特别强调服务质量和患者体验。通过建立完善的区域协同网络化救治体系,实现了急性心梗患者的快速响应和有效救治。此外,科室还积极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 区域协同救治:牵头5家社区卫生中心建立医联体,构建急性心梗“患者未到,信息先到”的联动救治网络;
- 全流程管理:通过微信公众号、社区讲座等形式普及心血管健康知识,强化出院患者随访与慢病管理;
- 智慧医疗:开发急性心梗信息可视化平台,整合AI技术优化高危患者识别与预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