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炎症与慢病管理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9年10月批准,依托于公利医院中心实验室、检验科、病理科、神经内科、消化科、泌尿外科组建。其中,泌尿外科、神经内科为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泌尿外科和消化内科入选浦东新区高峰学科建设计划;中法合作中心实验室是重点实验室基础研究基地和科研活动平台,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中法合作中心实验室自2006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雷公藤红素药理学机制方面的研究。成为重点实验室后,中心实验室加快了前沿创新技术的研发以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探索慢性病管理新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近五年累计发表论文29篇,其中SCI论文22篇;获得资助项目10项,市级以上项目4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2020年,Nature《自然》杂志在线子刊Communication Biology发表了张登海教授团队课题组一项研究成果“数据挖掘技术筛选抗新冠中药及研究清肺排毒汤作用分子机制”,荣获上海中医药科技奖三等奖,该研究也被Web of Science评为2020年度高被引论文。  
       

       重点实验室拥有二代测序仪、质谱仪、外泌体平台仪器(生物反应器、外泌体收获系统、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全自动外泌体分析仪)、Leica 系列组织病理学仪器(石蜡切片机、石蜡包埋机、封闭式组织脱水机、全自动染色机、冰冻切片机)、流式细胞仪、正置、倒置免疫荧光显微镜、近红外双色激光和化学发光双功能成像系统、ABI实时荧光定量 PCR 仪、电转仪、1300 SERIES 生物安全柜、HPLC、超高速冷冻离心机等一大批可以满足现代研究需要的大型设备。建有细胞生物学实验平台、分子生物学实验平台、分子病理实验平台、组织器官功能技术平台、生化与药学实验平台等。
     
       重点实验室集中了一支高素质的研究队伍。其中专职科研人员7人,兼职科研人员11人,外聘专家3人;高级职称18人,博士19人,硕士2人,人员组成中大多为中青年技术骨干。在技术支撑方面,有9个技术专业组,其他参与人员共22人。技术专长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临床病毒学、临床细菌学、临床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卫生统计学、肿瘤学等。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版权所有 | 沪ICP备15004166号-1c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6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