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利新闻

一个概念 一片天地

日期:2015-07-14      阅读量:8750
“我下面讲的都是教科书上没有的,算是我痛苦几年熬出来的一点别出心裁的看法吧!别的医生都是报告患者,我是自己报告自己,也算是劫后重生,有思而行,有感而发。” 6月30日下午,公利医院院士论坛暨胃食管咽喉反流病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忠镐以以上一段开场白为大家带来“一个概念,一片天地”的精彩讲座。
  何谓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为反酸、烧心、胸痛,它不但可导致食管粘膜炎症、溃疡乃至癌变,还可引起食管外疾病,包括反流性咳嗽综合征、反流性哮喘综合征、反流性牙蚀综合征,以及咽炎、鼻窦炎、中耳炎等等。
  汪忠镐院士从医50余年,从医疗实践出发,不断思考探索,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取得了显著成绩。13年前,由于长期紧张的工作和无规律的生活,汪忠镐身体出现不适,饱受深夜憋气的折磨,夜不成寝,先后5次急症入院。他认为,他得的是憋气而不是哮喘,正是在他这个没有烧心和反酸的病人身上后来诊断出胃食管反流病,并在美国采用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和射频治疗得到治愈。治疗后第6天,他就在《科技报》上发表了《胃食管反流不容忽视》的文章,此后又提出了适合不少严重哮喘病人的“是胃食管反流病,而不是哮喘”的新观念,并提出了反流状态下,食管咽部呈喷嘴和食管咽-气道喷射机理,建立了胃食管反流病中心,使近五万人得到正确诊断,四千多位病人得到射频治疗和胃底折叠术的治疗并取得了理想效果。
  以前,呼吸内科看哮喘,消化内科看反流,井水不犯河水,汪忠镐院士打破了这一壁垒,也打破了传统的思维定式,他说:“正确的诊断为生命带来了希望,医生需要有跨学科思路。”
  除了讲解医学,汪院士还讲到了医德和患德的融合,他讲到:“做医生要有医德、做患者要有患德,我自己就是因为有患德才获救”。
  最后汪院士深情的提出了自己的愿望:以劫后余生救治同病相怜者,这让来自我院及新区各级医院医护人员近180人深受感动。
  此外,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邹多武教授、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吴继敏教授、美国波士顿大学生徐小杭博士也分别为学员带来胃食管反流病诊治的经验和最新进展。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版权所有 | 沪ICP备15004166号-1c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6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