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利新闻

圆一个微心愿,牵一段医患情 ——公利医院3·5学雷锋微心愿活动纪实

日期:2021-03-05      作者:社工部      阅读量:3291
  心愿虽微,却是希望之所在;帮助虽小,却是爱心之所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和第五十八个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公利医院社工部发起“善行·暖心”公利医院微心愿活动,帮助住院患者中的困难群体实现微小心愿。在第一期活动中,共征集到10位患者的微心愿,并完成认领。
  “你好,请问你是王xx的儿子吗?我是公利医院的医生周星璐。老太太想你们想的不得了,我们帮她和你们视个频,让她安心住院!”内分泌科周星璐医生正在替一位年近九十的奶奶与家里人视频。据了解,这位患者阿婆马上九十岁了,这次住院由于疫情的原因,家属陪护受限制,老太想家人想的经常偷偷抹眼泪。于是,周医生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完成患者想念家人的小心愿。“儿子,哎,周医生,这是我儿子!” 王阿婆见到儿子面孔激动的笑了起来,“儿子,你早饭吃了伐?”王阿婆问道,即便儿子都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即便自己还在住院,但父母永远都在牵挂着孩子。母亲的牵挂,让镜头那边的儿子也红了眼眶,“吃了吃了,你不要担心,好好治病,治好了就接您回家!”一根无形的线,架起了爱的桥梁;医生的小善举,展现了人世间最温情的爱,也让患者和家属感受到了医疗服务的温暖。
  消化内科有一对来自河北石家庄的父女,慕名而来救治父亲的疾病。由于多年来在老家一直吃面的饮食习惯,导致女儿在上海无法适应饮食,每天以泡面度日。在看到医院的微心愿活动时,她填写了一个:“想吃一碗北方的家乡面。”该心愿征集后被消化内科医护团队认领,石益海主任联系到医院食堂制作一份面食,并送到患者及家属手中。病友及家属连连道谢:“公利医院的医生们技术好,心还善,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有患者由于住院周期较长,导致头发无法打理,填写微心愿是希望能够简单修理一下。介入科护理组联系到与公利红鸽志愿者一起为患者进行爱心理发,解决了患者的“头”等大事。并且,介入科护士长朱莉娟还亲自上阵,替患者修理杂乱的胡须。据朱莉娟介绍,由于他们科室的患者有一些住院周期长,她有时会帮助患者们做一些修理的工作。“简单的小事,但是让他们清清爽爽地,能更积极的配合治疗。”朱莉娟笑着说道。被帮助整理完头须的患者再次回到病房后,被病友们笑称“简直像换了个人一样,成精神小伙啦!”
  有患者即将出院,对于出院后如何做好自我管理、稳定疾病发展有些忧虑,提出微心愿想要一套健康科普书籍学习。内分泌科医生陈胜广认领了这个心愿,他准备了一套公利医院内分泌汇编的健康管理教材,送到患者床前给予鼓励。
  有患者住院时忘记准备拖鞋,想要一双拖鞋。消化内科护士长护士长李艳芳准备了一双温暖舒适的棉拖鞋送给患者。一双棉鞋,通过针线传递医院医护团队的关怀与温暖。
  还有患者想要体验糖尿病并发症,医护人员拿来专业装备让患者体验;还有患者收音机坏了希望能够修理一下,医护人员找人帮助患者修好调好了收音机;还有老年患者想要有人陪他聊聊天,医护人员前去探访并关心他…… 
  小小的微心愿,也许我们举手之劳就可以实现,却牵动着他们一缕缕期盼的目光,传递出爱心的巨大能量。公利医院以“微心愿”为载体,助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切实为医院患者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圆一个微心愿,牵一段医患情。点点滴滴不及波涛汹涌,却细水长流,暖人心脾!在医院,他们是白衣为甲的战士,也是患者群众的暖心人。通过微心愿活动,提升医疗服务温度,发展公利医院人文关怀建设,以医务志愿服务模式推进医学人文关怀,创新现代医院服务模式,切实提升患者就医幸福感和获得感。
  微心愿的征集活动仍在进行中,医院对患者的关怀也一直在路上,践行雷锋志愿精神没有终点。“家门口的好医院”是公利医院对广大群众的温暖承诺,始终不变……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版权所有 | 沪ICP备15004166号-1c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6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