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利新闻

【公利科研】公利医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

日期:2022-09-13      作者:科研科      阅读量:3449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项目评审结果。公利医院获得4项基金项目资助,其中面上项目2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
       科研管理部主任邓生琼副教授承担的“RGS5调控淋巴管内皮细胞S1P信号活化促进心肌梗死后炎症消退的机制研究”获面上项目资助。这也是邓生琼副教授第二次获得NSFC项目。本研究以淋巴管参与炎症消退为切入点,围绕淋巴管RGS5-SPNS2在心梗后炎症细胞清除的机制,综合运用分生、组化、机能学等体内外研究技术手段,旨在明确淋巴管内皮细胞RGS5-S1P参与心梗后炎症消退的机制,为心梗后炎症干预和心肌修复提供新的靶点。项目选题切合临床实际需求,研究结果有利于丰富淋巴管对炎症反应调节作用的基础理论,也将为靶向淋巴管改善心梗预后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临床药学部王飘飘医师承担的“FUT4high三阴性乳腺癌细胞释放富岩藻糖外泌体靶向调节TAMs极化促进紫杉醇治疗抵抗的机制”获得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这也是临床药学部第二次获得该类项目。研究聚焦紫杉醇在三阴性乳腺癌中治疗抵抗这一临床诊疗难点,发现外泌体的异常糖基化修饰参与了三阴性乳腺癌免疫逃逸而导致药物治疗抵抗,拟通过FUT4 基因编辑肿瘤细胞模型和外泌体示踪等技术,深入阐明三阴性乳腺癌通过异常的糖基化修饰抵抗紫杉醇治疗的具体机制,为三阴性乳腺癌精准分子分型和靶向用药提供新的研究靶点和方向。

       其他两位基金获得者承担课题名称分别为“HIF-1a介导的代谢重编程调控B细胞型别转换抑制结肠炎发生的机制研究”及“METTL1介导的m7G修饰调控BMSCs成骨分化抑制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机制研究”。两位研究者分别以溃疡性结肠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为切入点,创新性提出两种疾病治疗新思路、新方法及新靶点,为疾病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奠定理论基础。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版权所有 | 沪ICP备15004166号-1c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6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