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利新闻

【公利文化·新闻】公利医院影像科助力颅内动脉瘤AI诊疗新突破,黄丙仓主任领衔推广国家三类证创新成果

日期:2025-03-04      作者:影像科      阅读量:450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耿道颖教授团队牵头研发的“颅内动脉瘤磁共振造影图像辅助检测软件(AIneurysm)”成功获批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这是国内首张由高校主导、临床医生牵头研发的颅内动脉瘤磁共振AI三类证,标志着我国“医工结合”全链条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作为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的重要验证基地之一,公利医院影像科深度参与了该项目的临床验证与推广工作,科室主任黄丙仓教授更承担了耿道颖教授上海市科委课题《颅内动脉瘤MR造影图像辅助检测软件临床应用示范》的子课题任务,成为该成果落地应用的关键推动者。

        自2022年起,公利医院影像科便作为分中心与华山医院联合启动了国内首个脑动脉瘤AI辅助诊断软件GCP(良好临床实践)临床试验。该项目由黄丙仓主任牵头,旨在验证复影医疗研发的软件在临床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软件可提升动脉瘤检出率10%、诊断效能由82%提高至94%,每例阅片时间缩短60%,且兼容性强、操作简便,仅需3分钟培训即可上手。这一成果不仅为AI影像技术进入临床奠定了科学基础,也为基层医院缩小诊疗水平差距提供了解决方案

        黄丙仓作为公利医院影像科主任、上海市影像规培基地主任,在脑血管病影像学领域深耕多年,主持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并获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等多项荣誉。他带领科室积极参与国家级课题,推动“脑动脉瘤智能筛查软件”的临床应用示范,构建了从影像数据规范采集到AI辅助诊断的全流程管理体系此外,黄丙仓还担任海军军医大学和宁夏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培养了一批兼具临床与科研能力的青年人才,为学科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作为该项目的关键推动者,公利医院影像科通过规范化流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验证经验,为AI技术的标准化推广提供了范本。黄丙仓表示,科室将继续深化与华山医院的合作,推动AI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普及,助力实现“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的目标,降低动脉瘤漏诊率,减轻社会医疗负担。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版权所有 | 沪ICP备15004166号-1c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6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