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利党建

借吾辈之微芒 扬浩然之正气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暑期志愿服务撷录

日期:2019-07-17      作者:社工部      阅读量:17654
       每年寒暑假期间,公利医院红鸽志愿服务基地都会迎来一批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同学们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今年暑假伊始,又一批上师大附中学子来到了公利医院。在志愿服务期间,他们认真负责,辛勤付出,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良好风貌,感染了很多得到帮助的患者及家属,同时也收获了课堂之外的宝贵经验,相信这段经历一定能成为他们难忘的回忆,特摘录几篇上师大附中学子对这一段志愿服务的感悟,看看他们亲身的体会与收获。
 
在实践中体味人生
黄天力
 
       在为期六天的志愿服务实践中,作为公利医院红鸽志愿者团体的一员,我感到十分荣幸和骄傲。对于渴望得到锻炼和社会经验的我来说,红色的志愿者马甲不仅是社会身份的转变,更是个人责任的体现。因此,我怀着万分激动和几乎敬仰的心情,用不够成熟的笔触记录下志愿服务中令人难忘的经历和感想。
       我的志愿服务岗位不算困难,在门诊大厅为前来缴费挂号的人们操作一站式服务机,一站便是几小时,有时会感到些许乏味。在与人们相处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也会偶尔遇到突发状况。耐心而富有技巧地与人们交流,学会隐藏人际交往中个人繁杂的情绪,是这几天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同时我亦体会到各个行业工作者的不易,虽是一小小志愿者,但在脚跟酸痛、双膝乏力时,被帮助的人的一句谢谢,竟能神奇地将疲累一扫而光。
       下午的志愿活动,老年医学科病房探望令我印象深刻。病房从不是冷冰冰的白砖素瓦,看到耄耋之年的老人们的脸上显出微笑,布满皱纹的脸上藏着温暖和往日岁月种种,听老奶奶讲她的过往,仿佛此处不是病房,而是寻常的人家,温暖与深情充斥整个房间,磨尽了病痛,延缓了时间。下棋、交谈,作为志愿者和晚辈,我真挚地理解体会老人的心情,感谢自己生在光辉灿烂的时代,记下老人“珍惜当下”的叮嘱。离别时看到老人们对我们微笑、挥手再见,心中升起暖意和微微酸楚。
       志愿服务只有短短六天,但这其中的每一秒都是宝贵的人生经验,令人受益匪浅。我会珍惜这次医院给予我的锻炼的机会,将我的收获与感悟运用到未来的生活学习乃至工作中去。
 
被需要的满足
范陆静
 
       在公利医院为期六天的志愿者服务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接触社会的机会,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与陌生人打交道。在这里我体会到了被需要的满足。
       公利医院大部分病患都是中老年人,他们中很多人可能与现在的高科技时代并未真正接轨,在一台台机器前徘徊无措不知该如何使用。正因如此,我们志愿者与他们之间才建立了“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虽然我们能做的不多,只是帮助他们挂号、确费或者口头阐述一下流程,但当听到他们的一句“谢谢”或者是一个默默地点头示意,于我而言,这已是一种满足,一种满满当当的幸福。
       张瑞敏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每一件平凡的事情背后是一颗颗不平凡的心,火热跳动迸发出的火花。红鸽志愿服务基地的背后都是一位位默默付出的志愿者所积累起来的。
       志愿服务反映出当代公民乐于奉献、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和时代风貌。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而我们做志愿者就是要关注小事,做到件件小事都能放在心上,认真参与。如果我们不断地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影响他人,使他们参加进来,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那么我们志愿者的意义才真正得以实现。
 
用汗水谱写青春
冯丁慧
       暑假期间,我来到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红鸽志愿服务基地参加为期六天的志愿服务活动。当我穿上红马甲,戴上胸牌,心中顿时有着不一样的感觉,充满憧憬、期待…….
       上午,我是门诊导医,主要工作是一站式服务。来院就诊有许多的老年人,他们不会操作一站式自助机,不会用机器取化验报告单。他们有的耳朵不好,有时说话挺吃力的,我的内心也有些烦躁,可当我想到,也许我的爷爷奶奶有一天也是这样的,他们也会遇上热心的志愿者,得到耐心的帮助,内心顿时释怀。第一天,我还没有适应,也很累,后来渐渐熟悉,渐渐得心应手,看着就医的人们由衷的微笑,看着他们真切的感谢,内心深处欣喜之情油然而生。
       下午我去了老年医学科病房探访。虽然他们长期住院,但他们心态非常好,随遇而安,笑口常开,向我们讲述着自己的经历,也使我收获颇丰,让我懂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生活态度。其中一位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奶奶,向我们讲述她的生活经历。她说她最感激的是党,是共产党让她有了受教育的机会,她说哪怕当时在最困难最难熬的时候内心深处也坚定不移,对党的衷心也不曾动摇过。她的话让我肃然起敬。
       志愿服务的时间很短,过程中有欢笑,有汗水,有郁闷,有欣慰。更多的是光荣和自豪。总体来说还是收获丰满,锻炼了我的社会交往能力,提升了我的个人素质,这一活动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心存善念  感恩付出
黄子骏
 
       为期六天在公利医院一楼一站式服务导医的志愿活动中,我和不同患者交流,学会了怎样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来医院的人很多,各个年龄层都有,有人来看病,有人来配药,由于家人或者自己身体不舒服而感到焦急苦恼。在一楼做导医服务的时候,短短的一周就让我有种看尽世间百态的感觉——其实大家都在努力地生活啊。
       志愿服务不只是以帮助他人为目的,在焦急的无助的时候,看到有这么一群红马甲心会感到安定。只要志愿者站在那里,就能给周围的人带去温暖。我们能给予他人的只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是我们的形象代表的是在这个湍急的社会中,仍然心存善意,愿意为他人付出、愿意为一些素不相识的人燃烧自己的人。
 
平凡中的感动
季辰玥
     
       今年暑假的志愿服务活动,我来到了公利医院。因为离家比较近、近期来就诊过,我对医院的环境还是较熟悉的,对我的志愿服务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主要负责门诊检验科的自助取报告机。由于来看病的很多都是爷爷奶奶,对机器操作不熟悉、看纸上的小字不是很方便,我的工作量是比较大的;取检验报告等待时间较长,有些病人会非常着急,不停来尝试;一些患者还会要求我们帮忙看指标。但对于每一个病人,我都会耐心解答,一一帮助他们。
       志愿服务过程中,我会考虑很多。作为临近社区的医院,会有许多本地患者,与他们交流,我就会使用上海话;对未取到检验报告的病人,我会根据检验单上的时间,帮他们计算大概的取报告时刻,并让他们先到旁边休息。有一位患者问了我“病房”的位置,之前去过,便准确详细地为她指了路。
       在公利医院较之前的志愿服务经历,我感受更多的是温暖。志愿服务基地的老师很热情,对于机器的使用、各种小细节也非常详细地讲解;在用餐前和结束志愿服务后会提醒大家洗手;每天都会询问我们工作情况,身体有没有不适。志愿服务中,需要不停与人交流。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强,有时会发现自己“说不来话”,但在三天的志愿服务过程中,我努力组织好自己的语言,以最清晰、最能被患者接受的表达来提供服务。患者们说我:“这个小囡,态度真好呀”!三天的志愿服务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感谢公利医院红鸽志愿服务基地的老师给我们提供了那么好的条件,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乐趣!
 
用爱守护“雏鹰”
闻语涵
       升高二的暑假,这也是我第二次参加公利医院的志愿者活动。不同于其他同学只在门诊服务,我接到了一个新任务:公利医院雏鹰学堂,就是协助班主任老师给公利医院职工的孩子们上课。小孩子们的年龄从大班到五年级不等,在三天的陪同学习中,我体会了一把小学老师的日常:上课、管理纪律、处理日常琐事等等。而最后一天的上海自然博物馆一游更是让我们大家拓宽了视野,了解大自然的进化和繁衍的过程,也让我体验了当老师的乐趣与不易。
       当志愿者的几天里,虽然累,但也让我了解了就医的基本流程以及接触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人,体验到做医生的忙碌感与神圣的使命感,这无疑对我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老师这个职业同样受人尊敬,她们应对各种情况能做出正确的对策,因材施教,温柔与严厉并行,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祖国的花朵,谱写出祖国美好的未来。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版权所有 | 沪ICP备15004166号-1c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6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