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应到医疗事业就是“救死扶伤,救心救脑救命”。公利医院创造性地实施“一键启动”为病患赢得更多的宝贵时间,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一个月内,将“门球时间”(直观反映心肌梗死急救效率,即救护车抵达医院大门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时间)再次缩短9分钟,达到61分钟,比国家标准90分钟快了29分钟。
作为区属公立医院,公利医院每年为居民提供门急诊服务达190万人次,出院达3.6万人次,每天仅急诊病人就有700人左右。医院周边老小区众多,因人口老龄化,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很高。针对服务对象的疾病谱特点,医院五年前就确立“救心、救脑、救命”生命线绿色通道建设目标。2018年,公利医院率先在上海同级医院中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认证,截至今年9月,“门球时间”已缩短到70分钟,处于上海市同级医院前列。
今年9月,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后,公利医院党委从群众需求出发,积极查找问题,在对各种危重病人的抢救全流程进行梳理过程中发现还有提升的空间。急诊部主任郭东风告诉记者,“心梗病人来院急救,牵涉到分诊预检、收费、检验、影像科、心电图、导管室、CCU、心内科8个部门,急诊预检需要打8个电话通知,耗时不少于5分钟。如果遇到电话不畅还需反复拨打,严重制约了急救响应速度。”
怎么办?人力是有限的,科技进步才能给人力插上翅膀。公利医院分管副院长刘江齐具体负责、落实医院党委关于“加强统筹协调,开展急救响应流程再造”的工作。以信息化为基础,整合相关科室,建立“一键启动”模式:急诊预检台护士接到急救120发送来的危重病人信息后,即“一键启动”多学科急救响应程序,由信息系统自动发送病人信息到相关救治团队,团队各部门可实时共享病人信息和病情进展,同步进行抢救或手术准备,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流畅衔接。就这样,“门球时间”又缩短了9分钟,缩短到了61分钟。
据悉,目前公利医院正在进行5G布站建设,等5G信息高速公路打通后,该系统警报和实时视频沟通将可以进一步延伸至院内相关专家库的个人手机上,进一步扩大“一键启动”的范围和提升响应效率。此外,医院还将对检验、血库、影像等多个医技部门与急救的衔接情况进一步梳理,对急救启动后,各科室间的绿色通道衔接问题进行流程再优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