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员准备进入工作区(左一为段玮)
刚刚过去的一个月,是全上海人民度过的最难忘的一个月。月初的确诊病例,让整个浦东乃至全上海都神经紧张。
“明天有任务!”“哦,预计多少?”“大约800-1000。”“收到!”伴随着上级通知,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检验科段玮知道这一次又要突击完成任务。
为了保证收到的样本结果,可以在第一时间传递给上级。段玮提前准备好加样板,八连管,枪头,垃圾桶,记录表挨个点过去。充分备货,为第二天做好应战准备。
当天,她提早一小时到达科室,准备好配置试剂。“120还有十分钟到达。”“好的,我去穿防护服。”她以最快的速度换好防护服,到达一楼等待120送来样本。接收,确定数量,拍照签字。
带着一整箱样本,段玮随后来到核酸检测室,与已经就位的两位同事汇合。开箱,再次清点数量,记录。整理出一架样本,三人一小组,让加样最快的同事进行先加样。再快速理出第二架样本,让第二人加样。在核酸检测二区,为了能高效有质量的完成任务,总有一人在后方继续提供各种辅助和指挥工作。
核酸检测的短板一直是加样,为了提高速度,段玮将整理好的样本,传递给加样的同事。当一块板完成后,连带着记录纸一起交给她,并负责后续上机提取核酸。在提取过程中,在一边继续清理样本,拆装枪头,标本签收及记录数量,一边确定好上机大致时间,通知试剂配置间和扩增室的同事进行实时接应。当提取完成后,再加入进来完成最后点样工作。
就这样八百多份样本,在三小时以内全部上机扩增,顺利完成任务!
由于每一块提取板,每一份样本,都有自己的序列号和出处,在与外界沟通不畅的情况下,更要让外界清楚地了解到内部进度,做到忙中有序,杂而不乱,心中有数。这是除了做好新冠检测工作以外,一个检验人该具备的素质。
据了解,段玮同志身为核酸检测骨干,是第一批被指派支援机场方舱的同志,返回岗位后,她将在外学习经验带回本科室,在此次大批量检测中将经验与实战结合,逐渐形成一套高效的工作模式,让更多的同事学习,以适应未来的挑战。

检测操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