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利党建

【医技一支部】踏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日期:2023-06-27      作者:医技一支部纪检委员 沈燕      阅读量:2060

       拂去梅雨的清冷,怀揣肃穆的心情,走进红色泥城主题馆,革命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个让很多上海人感到陌生的地方,却是一块红色热土。从中国共产党成立那天起,这里就有青年学生追随党,追随革命。闻名全国的泥城暴动打响了浦东抗日第一枪,开辟了浦东第一个抗日革命根据地。因而,泥城被誉为“浦东延安”。
       泥城的革命历史同步于中国的革命历史。1919 年,当时在大团民强小学任教的林钧老师就将《新青年》、《向导》、《三民主义》等传播革命思想的书籍介绍给泥城籍教师姜文源,学生周大根、赵天鹏、姜文光、姜文奎、鞠耐秋、赵振麟、郭君毅等阅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日后这些人大多成为泥城革命的主力军。他们追随林钧老师,认真阅读进步书籍,树立革命志向,组织师生集会,游行示威,与反动当局开展斗争,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革命力量。
       1928年6月16日晚,正下着雨,三个人影出现在四团张家宅,这是当地一霸张沛霖的居所。张沛霖何许人也,欺压百姓,破坏我党活动之恶徒也。他抽着大烟,突见不速之客,不由惊魂失色,却故作镇定。这三个人,一个是赵天鹏,一个是周大根,另有唐兰生在门口警卫。此时,他们都已成为中共浦东县委的共产党员,而中共浦东县委机关所在地奉贤县曙光中学毗邻四团,早就想将张沛霖除之而后快,才有了这场锄奸行动。任务完成,赵天鹏、唐兰生连夜返回鲁家汇,但不幸在路过泰日桥时被捕,敌人施以酷刑,要他们招供,但他们守口如瓶,最后英勇就义。
       两年后,1930 年8 月9 日晚,彭镇马泐港的海滩边,中共南汇县委委员沈千祥面对近千农民和盐民做了简单动员,下达了暴动的指令。暴动群众即手持大刀、扁担、镰刀、铁搭,向马泐港盐廒进军,30余名盐警见势不妙,纷纷狼狈逃窜,暴动队员烧毁了盐廒,接着又进军大地主、恶霸叶冬生家,叶一家早已闻风而逃,此时已过半夜。暴动队员又向东北方向10 多里的中横港泥城警察分局奔袭,敌人豪无准备,队员们越墙而入,与敌人短兵相接,激战半小时,打死警察7名,俘虏1名,余敌仓皇出逃。这就是著名的泥城暴动。8月10日上午,暴动队伍在朱心田庭院临时设立了农民暴动指挥部,升起了中国工农红军旗帜,宣布成立泥城苏维埃政权,并以工农红军二十二军第一师的名义张贴布告,下午准备召开庆祝大会,但中午时分,获悉国民党当局即将派重兵前来镇压,暴动指挥部决定将暴动队伍解散。
       泥城暴动在上海的革命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浦东大地上埋下了革命的火种。抗日战争时期,泥城组建了人民自卫队,番号为“南汇县保卫团第二中队”(简称保卫二中),周大根任中队长。1938 年12 月16 日上午,日军从周浦、南桥、祝桥等驻地出发,在飞机、汽艇的掩护下,聚集了600 余兵力向隐蔽在汇角海滩芦苇荡中的保卫二中进攻。双方接火,战斗持续了近6 个小时,保卫二中弹尽粮绝,包括周大根在内的28 位战士牺牲,余部在吴建功带领下撤至奉贤民福乡。
       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到抗美援朝,这里孕育出了赵天鹏、沈千祥、周大根、姜氏兄弟等97 名革命烈士。为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泥城镇于1986 年建立了泥城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5年在原址基础上扩建为泥城革命史迹馆,2012 年重新扩建,2014年4月正式开馆,重新对外免费开放,同时更名为红色泥城主题馆,用建筑和史料的形式记录了先烈的荣光。
       参观结束后,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对那个时代的敬意和对英雄先辈的崇敬。在踏寻红色足迹的同时,也让我们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不忘使命守初心,坚定信念跟党走。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版权所有 | 沪ICP备15004166号-1c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6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