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公利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始建于1943年,原址位于卢湾区吕班路(今重庆南路)268弄,现址坐落于浦东新区苗圃路219号,地处陆家嘴金融区与金桥开发区交汇的城市化核心区域。历经八十余载薪火相传,砥砺奋进,医院已建设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医院始终秉承“公益服务、利泽民众”的办院宗旨,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践行“厚德立院、严谨治院、博学兴院、创新强院”的院训精神,致力于打造全民健康的实践典范、人才汇聚的医学高地、创新驱动的医疗标杆。医院现有员工1600余人,高级职称近300人,博硕士研究生学历450余人,汇聚了国家、上海市及浦东新区高层次人才百余名。医院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与百姓健康休戚与共,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作出了重要贡献,连续两届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连续十三届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2022年获浦东新区区长质量奖。

  医院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坚持践行“学科建在需求上”理念,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区域内近100万居民卫生健康。医院核定床位1000张,设有43个临床医技科室,具备了完善系统的医疗服务体系,每年门急诊服务近200万人次,住院患者近5万人次。医院构建了“急救快线、慢病精准、厚实平台、新质需求”学科体系,其中“排尿储尿功能障碍诊疗能力提升与体系建设”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泌尿外科学”、“心血管病学和“中医老年医学”是上海市临床重点学科,“冠心病介入治疗”、“盆底尿控疾病”、“核医学肿瘤”、“缺血性中风病综合诊疗”、“脊柱病患的精准微创治疗”是浦东新区卫健委新质专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普外科、介入科、疼痛科、耳鼻咽喉科、皮肤美容科、护理学为医院特色学科;医院配有PET-CT、3.0T MRI、手术机器人系统等高端医疗设备。

  医院始终秉持“科技第一生产力理念,大力实施“科技强院”战略,深入推进医产融合发展。现有上海市“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卫健委“炎症与慢病管理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和科创转化为导向的新质科研中心;近五年,承担各级科研项目5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150余项,获批各类专利100余项,医工交叉科研经费近千万元,具备了强大的科创转化能力,成为生物医药企业创新药械临床研究和首发应用的重要基地。

  作为上海健康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医院将教育强国思想深度融入医学教育布局,努力培育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高素质、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医院与上海理工大学、海军军医大学、宁夏医科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深度合作,形成了完整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博硕士研究生导师120余名,创新“医产研三导师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医工交叉为特色,推动新医科教育创新发展。医院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有国家及上海市住培专业基地10个,每年培养各类医学人才500余人次。医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近百名医学应用人才,助力国产医疗器械走向世界。

  医院全面推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医院实行全年无休的门诊服务,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设立国际医学部,实现与各类商业保险的无缝对接,为外籍人士和高端人群提供特需医疗服务;建设高水平“医养联合体”,推动医疗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为老年人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健康保障。

  医院始终将社会责任扛在肩上,积极承担援摩、援疆、援滇医疗援助任务,定期组织社区义诊、咨询和疾病筛查等活动,积极保障上海进博会、上海马拉松赛等大型活动,拥有上海市健康科普品牌"浦公英"健康科普驿站平台,连续20年开展百场公益讲座,用实际行动诠释"公益服务、利泽民众"的深厚内涵。

  面向未来,公利医院将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落实上海科技中心建设和浦东新区引领区建设要求,紧抓“AI+”发展机遇,加快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优化服务模式和管理机制,提升区域医疗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全力建设特色鲜明的“科创型三级甲等医院”。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版权所有 | 沪ICP备15004166号-1c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6052号